联系我们

0769-22639513

新闻动态您现在位置:首页 > 一个母亲和她的12个失聪“孩子”

一个母亲和她的12个失聪“孩子”
发布人:东莞市明昕言语训练中心  时间:2014年05月22日

    导读:也许你对今年春节晚会《千手观音》的舞蹈还记忆犹新。可是你知道吗?这些美丽的姑娘都是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失聪聋哑人。该舞蹈一结束,立刻成为网络上,观众谈论最多、获得好评最多的一个节目,最受青睐,这舞蹈可谓是塑造美丽的生命工程,为人间送祝福,美奂美仑,可谓无声胜有声。
    在这之前,2004年9月,在雅典残疾人奥运会的闭幕式上,《千手观音》一舞世界惊,感动了全世界的国际友人。
    该舞蹈的推出,启发和鼓舞了很多失聪聋哑人和他们的亲人的信心。在美丽面前,无声可以胜有声。
    然而,在现实的世界里,由于天生的缺陷造成了沟通的困难,以致有一些人对失聪聋人有一种畏惧、排斥甚至歧视的心理。
    这些失聪聋人要回归主流社会为大多数人所接纳,其历程是艰辛的。作为他们的家长也经历了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。
    本文讲述的就是一个母亲和她的12个失聪儿的故事。
    邓立新女士在1993年收到上天送给她的一份宝贵的礼物——儿子郑晓杰,然而,7个月后发现儿子郑晓杰患有双耳先天感音神经性耳聋后,她从失落、痛苦和绝望的情绪中走了出来,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,无私母爱带着这个失聪儿走出无声世界,目前,她儿子已经在一普通小学就读,她从中逐渐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康复教学经验。也因此,这十几年来,她一直在从事聋儿语言康复工作。
2004年9月,她将在茂名自己所从事的语言康复中心迁移到东莞,创办了“东莞家庭聋儿语言康复中心”成了12个失聪儿的母亲。
    她和她的12个失聪的“孩子”仿佛天生的宿命就是要一起面对生命的逆境,重新朔造美丽的生命的,鼓舞人心,为人间送祝福添温馨。
    下面,我们一起来倾听她的故事……
    1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一(1994年):
   “为什么我的孩子是先天聋儿?” 
    聪慧美丽的邓立新在幸福家庭中长大,爱人也是茂名市区某单位的干部,夫妻俩各方面条件都不错。1993年儿子晓杰出生了。初为人母的邓立新对晓杰的未来充满了憧憬,当孩子5个月时,当医生的外婆却发现外孙有点异样,到广州一查,结果让邓立新如五雷轰顶:儿子双耳极重度聋。
这对立新来说真是晴天霹雳,这样的命运她觉得太不可理解了,父母亲如此健康、优秀,孩子怎么会聋?她从没想到会碰到这样的事,在自己的环境里也从来没有接触到这样的人,如果不是自己的孩子是个聋儿,她甚至未曾想过这个世界还有这些人。她难过,她绝望,最初的两个月,邓立新都是在以泪洗面中度过。
    2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二(1995年):
   “我要亲自对失聪儿子进行康复训练。”
    面对孩子那天真无邪的目光,她被感动了。孩子的一颦一笑都牵动她的心。
    母亲的天性和天职使得很快走出情绪的低谷,积极面对未来。她意识到无论如何不能放弃,一定得让孩子会说会写,邓立新开始了帮助儿子康复的艰辛历程。
    邓立新至今还非常感谢广东省残联对她的帮助.当得知孩子这样的情况时她找到了省残联,当时接待她的是康复中心的邹建华主任,邹主任不停的安慰已泣不成声的她,鼓励她让她看成功的案例,增强她的信心.后来他们让她参加家长培训班,定期寄资料,遇到到茂名办事时他们都会过来看看晓杰.
    她开始留心地收集有关聋儿康复的一切资料和信息。当儿子1岁2个月的时候,她到广州参加了一个聋儿家长经验交流会,这给她很大启发。回来后她决定亲自对儿子进行康复训练。
    3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三(1995年):
   “我的孩子在1岁5个月说出了第一个字。”
    在家里,她专门用一间房间作儿子的课室,在她的家中,墙上、门窗、茶几、沙发、水壶、花瓶、音响等家具上都贴着和挂着纸片,纸片上写着拼音、字句、诗歌,只要一有机会,邓立新就指着这些纸片,不厌其烦大声念给儿子听。带儿子上街,邓立新也总是带上笔和纸,在街头看见什么就教儿子念什么,并在纸上写字,让儿子认,有时连指尖都写满字。 3个月后,孩子终于开口说出了第一个字。此后,每当孩子要什么,邓立新总要让他开口说出来,否则势必得不到,她的方式近乎残忍。看着孩子一眼的泪水和满脸的委屈着急,邓立新心里更难受,但她知道,必须这么做。
    一天天,一次次,立新抱着孩子让他看着自己的口型逐字地指着念给他“看”,带孩子出门见到什么就写在孩子手上,然后让孩子重复地看自己的口型,回到家中,晓杰的两手已给写得满满的,用立新的话,这叫做用文字包围他。聋儿认字已不容易,认数字更难。为了让晓杰一个“一”,得一个月来连续教他才明白这是“一”字,才把一个概念树立起来了。在立新家中有面专门的镜子,母子俩每天都长时间地并排坐在镜子前对口型,儿子靠镜子比较自己和母亲的口型差距。每教会儿子认识一个数、一个字都是立新的最大喜悦,这种成功的快乐总是伴随着泪水,让她一辈子刻骨铭心。在培训儿子的过程,立新逐渐总结摸索出了一套有效又切实可行的聋儿语训方法,使孩子的进步越来越快。一些家有失聪孩子的家长得知立新教育聋儿有方后,也将自己的孩子送来要求立新教。
    经过3年的康复训练,晓杰竟认识几千个文字,从什么都不懂说,到能说话和简单表达自己的所需。
     4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四(1996年):
    “为了孩子,我甘愿放弃事业!”
    1996年,邓立新又有了就业的机会,不久她还担任了储蓄所的副主任。然而紧张的工作让邓立新失去了很多照顾儿子的时间,儿子到楼下玩,常会被一些小孩嘲笑欺负。为了不让儿子感到孤独自卑,邓立新决定辞职在家专职教育儿子。
    实践中,立新体会到要教会聋儿说话认字有很多艰难,为了全力以赴教好孩子,她不得不辞职,她所有的工作就围绕一件事——教聋儿。
    有很多人都为她感到可惜,假如不是为了这个孩子能回归主流社会,她完全可以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,她是这样告诉记者的:“我就是不愿意我的人生是在搓搓麻将中度过的,我希望做出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这会让我感到活着是有价值的——假如不是因为这个孩子,我就不会从事聋儿教育——但现在我是心甘的,我既实现了自己当年把孩子教好的愿望,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事业,这就是我的事业,我认为这样的事业是有意义的——尽管别人可能并不是很能理解。”

    5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五(1998年):
   “4岁半的儿子听到公鸡叫了”
    1998年7月,邓立新终于设法筹足资金为晓杰安装上人工耳蜗。由于晓杰已经有了很好的语言和文字基础,他的接受能力特别强,很快就把听写读联系起来,语言能力迅速提高。立新非常清楚地记得,在给晓杰装上人工耳蜗的不久,她带晓杰去效外,晓杰忽然听到公鸡的叫声时,他竖起耳朵来听,然后跟着学叫,最后他终于发觉到这是一只大公鸡在叫,他兴奋得不停地“喔喔喔”地学鸡叫,还能不断地自我正音。
    儿子5岁时,她开始教儿写日记。对每一句话,她都让孩子尽量写得最好,改过以后,又让孩子一字一句抄正。
    6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六(2000年):
   “我7岁的儿子上学啦!”
    到了7岁上学的年龄,邓立新带着儿子找了几间学校,但是因为晓杰是聋儿遭到了拒绝,邓立新坚持一间间学校地问,最后茂石化五小好心的许校长收下了他。之后,这里的老师发现,一个极重度聋儿,竟然基本可以和周围的人交流,听懂老师的讲课,老师们对他更加关心倍至。晓杰没有辜负她妈妈,科科成绩优良。
    晓杰终于和正常孩子一样走进了普幼、普小,他不但聪明、健康、善良和真诚,而且还非常勇敢和自信。如今,郑晓杰不仅能说能写,而且是茂石化五小的优秀学生。
7邓立新心路历程之7(2005年)
   “13岁的儿子喜欢发短信和我密谈。”
邓立新坦言,一开始,她也是有一些面对不了现实的,不太带儿子去交际,也怕儿子受到讥笑之后,心理会不健全。
    但渐渐,周围的人也都接纳了,有些好奇的人跑过来问她:“听说你儿子能讲话了,是不是真的?能不能让他讲几句来听听。”他们听到这个重聋的孩子居然真的能讲话的时候,都啧啧称奇。
邓立新是骄傲的,因为她做到了很多这世界上的母亲都做不到的事情。
    她也喜欢带儿子去交际,让大家都接纳他。也带他去参加聋孩子的交流会,让他知道,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,还是有很多人和他一样是聋孩子,减少他的孤独感。
     这么多年来,在学校,郑晓杰已经完全能融入同学的生活。但有一次,
     孩子也有面对不了的时候,他在去广州的车上不肯带耳机,邓立新叫他戴上,他哭丧着脸说:“妈妈难道你要所有人都知道我是一个聋子吗?”
    听了这话,作为母亲,她既感到欣慰,也感到难受:“孩子终于是长大了,独立了,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判断了,后面的路也许还更难走……”
    郑晓杰很喜欢玩电脑,并且玩得很好。邓立新也很坚信,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里,对人才的接纳是多样化的。这点天生的小缺陷是不会障碍儿子以后的职业生涯的,儿子以后完全可以扬长避短,闯出自己的一方天空。
    现在儿子在茂名念六年级了,他很喜欢发短信和她密谈。
    8、邓立新心路历程之八(2005年)
   “孩子们对我扮鬼脸,叫我‘宝贝’。”
    2004年9月,邓立新将在茂名自己所从事的语言康复中心迁移到东莞,创办了“东莞家庭聋儿语言康复中心”成了12个失聪儿的母亲。
    无论外界对这些孩子的看法如何,孩子们始终是活在童真的世界里的。聋儿比起一般的孩子来要内向些,怕生。但当你走进了他们心灵的世界,他们就会对你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。
她说,其实做这工作,既要做老师,也要做他们的保姆,做他们的妈妈,还要做他们的朋友,很少有休闲的时间,但还是有乐趣的。
     印象中有一次,有一个叫小红的3岁的孩子很可爱,邓立新指着一个女老师问小红:“这个老师好不好?”小红当着那女老师的面就说:“好。”刚好,那女老师转过身去。樱红摇头对邓立新说:“不……好……”,一看到女老师又转过身看着自己了,她赶紧说:“好!好!好!”并给邓立新扮了一个鬼脸。示意她别说。把邓立新逗得大笑不止。
    她教他们读:“宝贝”并逗着他们玩,叫他们“宝贝”,他们了解到这是一个对他们友好的昵称,也礼尚往来,叫邓立新“宝贝”,把她乐坏了,正所谓童言无忌,从事儿童教育,是有一种乐趣让人陶然忘怀的。
    邓立新坦言,要支撑这样一个“家庭聋儿语言康复中心”的负担是沉重的。因为生源少开销大,撑得有点辛苦。”
    因为这样的孩子毕竟是少数,能不能收到学生,保证中心的资金运转也是一个让她苦恼的问题。
她笑着说:“不要去想赚钱的事情,否则就别做了。”
记者手记
    记者到过东莞家庭聋儿语言康复中心几次,和邓立新老师有过几次长谈。孩子们可爱的笑容至今还印在脑海里。在一些普通的幼托学校,孩子们对老师多少是有些敬畏的。毕竟老师就是老师。这些孩子有正常的交流能力,相对对家长的依赖性大过于对老师的依赖性。而这些失聪的孩子在感情上会比一般的孩子更依赖于老师,因为日夕相处,老师会比家长更懂得如何沟通,因此,也在一定程度上同时扮演了家长的角色。
     他们围在邓老师旁边,快乐地合照,笑得那么灿烂,外人看上去,不觉得是老师,而是亲妈妈一样。
    走近孩子的世界,你会发现,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天使,这些失聪的孩子,他们需要的不是你的同情和怜悯,而是需要你去发现他们了解他们理解他们爱护他们,他们美丽的心灵并无任何缺憾。有教育专家这样告诫家长,天赋不是永远的,人格健全的孩子更多的来自于后天培养,假如不把孩子教育好,那么天使也会被成魔鬼。
    在这里,我们想对所有有着这样那样的天生缺陷的孩子的家长们说,读读这个故事,你会发现,在真情面前,人人平等,只要付出和努力,塑造美丽的生命工程,你的孩子也一样会成为感动世界的“千手观音”,一样能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,生命的美丽与否,和天生的缺陷无关。
    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关注这个群体,让人间处处充满祥和温馨的真情。

注:

文章出处:《新快报》2005.10.25


联系人:邓立新 联系电话:13929496413、0769-22639513
地址:东莞市东城区主山上三杞(原立洲食品有限公司5号楼幼儿园)
Copyright 2014 © 东莞市明昕言语训练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:亮金网络

  • 用户名:

  • 密 码:

  • 验证码:

    点击刷新验证码

  •